欢迎访问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MEM(2022)培养方案

时间:2023-03-06 16:58   浏览数:次  

125601工程管理硕士MEM

(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主动服务新时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力支撑学校“双一流”和“十四五”规划建设,着力构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突出产教融合,强化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特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学位授权点简介

1.专业领域及代码:工程管理领域;125601

2.学科简介: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2014年获得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学位授权点, 2018年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点通过评估。工程管理领域是技术、经济等管理学科和土木、冶金、机械、矿业等工程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重点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问题。内容涉及重大工程项目决策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实施中的管理;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创新、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区域重大布局与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等。

本学位授权点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逐步形成了资源系统优化与管理、绿色制造与碳中和路径、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近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量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具备了研究生培养的实验室条件;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构建了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制度,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硬件与软件条件。毕业研究生有明显的就业优势,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强,具有良好职业发展前景。

二、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复合式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和定位包括:

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体健康,崇尚学术诚信,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 培养与时俱进的专业素质,广泛了解国际上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工程管理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听说和读写能力,具备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工程管理相关的国际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能力;具备熟练操作本专业领域高级分析软件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土木、冶金、机械、矿业等行业,研究方向包括:资源系统优化与管理、绿色制造与碳中和路径、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均有数量充足、职责明确、长期稳定的联合培养或实践基地。

1、资源系统优化与管理

本研究方向重点关注在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中,项目方案设计、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环境管理中的资源优化,新智能生产技术下的人因工程以及复杂工程管理,以求对资源富集地区行业管理、企业管理、城市群管理中遇到的复杂管理问题进行优化、并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2、绿色制造与碳中和路径

本研究方向侧重于生命周期视角下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过程中的成本、资源消耗、环境负荷等问题,指导制造业的绿色升级和改造,其研究方法与技术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评价、模拟与监测、数据挖掘、决策分析、运筹学等,探索全寿命周期内的技术集成与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政策体系与机制,提供由规划、设计、制造与运营管理的科学决策支持与实践开拓服务,促进可持续发展。

3、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

本研究方向以交叉融合城乡建设领域与前沿信息技术为特色,以现代制造技术-数字化技术-职能管理融合为主线,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模、绿色与可持续性评价、制造技术模拟、全过程仿真分析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城乡建设领域的应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改革与升级。

4、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该方向围绕应急灾害防控防治、应急工程、风险管理、城市韧性等领域开展学术研究,重点关注风险防范化解,聚焦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风险沟通与应急响应,开展应急工程领域风险评估、风险沟通与应急治理、精准应急响应等相关研究。

四、基本学制和学习年限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课程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不少于半年。

五、培养方式

1.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本专业学位培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采用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2.课程设置以工程管理学科为基础,与相关工程学科相结合,充分反映工程管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课程内容具有宽广性、前沿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项目训练等方法,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实习环节安排研究生到联合培养基地或企事业单位开展多形式、多方式实践活动,注重理论与实际,为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实践条件。突出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4.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负责理论指导,聘请行业、企业内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资深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校内导师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指导项目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同时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责任;校外导师提供或协助解决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的场地或工作环境,系统指导研究生专业实践,参与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的指导、学位论文质量监督和答辩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反映工程管理领域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或学术意义价值。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工程管理实践,论文资料应真实、新颖、典型,紧扣主题,论点表述准确精炼,论据严谨,论证过程逻辑性强。成果需要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具有可行性。结论有独到见解,对类似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能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程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

六、课程设置与必修环节要求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学分应修满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学位课不低于20学分。在申请答辩之前要修满所要求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下表。

单位

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

学科

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

公共学位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考试

方式

备注

1000201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考试

必选

课程(数值分析和工程伦理部分专业不选)

100030201

英语读写

64

4

1

考试

100020104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考试

100030100

工程伦理

32

2

1

考试

100010301

数值分析

48

3

1

考试

100040211

研究生论文写作与指导

20

1

2

考查

必选

108120304

工程管理导论

48

3

1

考查

至少

3

104081509/108120307

工程经济学

48

3

1

考查

104081506/108120306

定量分析:模型与方法

48

3

1

考查

104081444/108020101

工程项目管理

48

3

1

考查

104081505/108120308

工程信息管理

48

3

1

考查

108120302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

48

3

1

考查

108120216

管理研究方法论

48

3

2

考查

公共非学位课

1000200301

体育

18

1

1

考查



信息素养教育

16

1

1

考查


108120286

工程管理前沿

32

2

2

考查

至少

3

104431434

工程项目决策与分析

32

2

2

考查

104081445

城镇发展与房地产管理

32

2

2

考查

104081452

BIM技术与应用

32

2

2

考查

104081507

工程风险分析与管理

32

2

2

考查

108120295

绿色制造

32

2

2

考查

108120285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32

2

2

考查

108120296

高级计量经济学

32

2

2

考查

108120289

应急科学与工程导论

32

2

2

考查

108120291

资源经济与安全管理

32

2

2

考查

实践

必修

环节

100309005

专业实践(实务实习)

6个月

6

3

考查

必选

课程

100030711

开题报告与中期报告


1

3

考查











六、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重要的教学环节,培养单位负责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实践形式可适当灵活,可依托学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安排。也可依托校内导师所承担的横向科研课题或校外联合培养导师及其所在单位的相关资源安排。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要结合学位论文工作需要,在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下,制订专业实践计划,并向培养单位提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经培养单位组织审核通过后实施。专业实践考核由各培养单位统一组织,校内外导师共同负责。专业实践结束后,按照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考核,经各培养单位考核认定合格后,计6学分。

七、学位授予

学生按照培养方案完成课程学习,学位课考试合格,并修满规定的学分,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向所在培养学院提交学位申请,经学院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学位。

八、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以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编制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基本要求》为参照。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或行业应用价值,突出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数据准确、论证清晰、条理清楚、文字简练。具体格式及要求参照《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2、开题

开题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

  1. 进行中外文献查阅和广泛的调查研究,开题前阅读有关文献不得低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占 1/3 以上,写出详细的文献综述并撰写开题报告;

  2.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开题应论述学位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理论依据或技术方案、工作计划等关键问题;

    3)制定详细的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审阅修改后方可开题;

    4)论文选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选题应来源于科研项目、课题或生产实际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预期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3、中期考核

    中期检查是检查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展状况、指导研究生把握学位论文研究方向、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环节。

    1)中期检查由学科负责人召集有关导师组成三人以上检查小组,学科负责人或学科负责人指定的研究生导师主持,听取硕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阶段性汇报;

    2)重点检查学位论文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内容及计划进度进行,已取得的学术成果是否符合标准,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下一步工作计划是否合理,并客观评价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度及完成预期目标的程度;

    3)根据学生的阶段汇报情况,检查小组对学位论文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4)学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有较大变化或调整,须经导师同意,培养单位审核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4、取得学术成果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成果要侧重于在实践过程中参与技术改造、项目设计与开发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鼓励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表高于学校规定的具体学术成果。

    5、学位论文预答辩、盲审、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取得规定的学术成果并完成学位论文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可进行学位论文评阅,并按规定参加学位论文盲审。

    硕士研究生在通过答辩资格审查后可以进行答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向所在培养学院提交学位申请,经学院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学位。

    1)硕士生论文预答辩是论文答辩的预备阶段,目的是通过对学位论文进行预先审查,判定其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学生对学位论文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2)预答辩由学院组织,学科组统一安排,预答辩检查小组成员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不少于五人;

    3)学位论文盲审是指将不含有学校名称,老师姓名,硕士生姓名,以及其他可以辨认出论文来源的学位论文,送到区内外专家评阅。硕士学位论文全部参加盲审

    4)申请答辩的硕士生应将学位论文提前一周送给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申请经研究生院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答辩;

    5)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的,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

    6、各培养环节时间安排如下:

     

序号

内 容

时间安排

备注

1

上交论文选题

3学期第1-6周(9月内)

凡未按时开题者,推迟其论文答辩时间

2

上交开题报告

3学期


3

论文工作

3-6学期


4

论文中期考核

4学期第1920周内(7月内)


5

论文预答辩(预审)

6学期第1-5周(3月内)

送审前1

6

论文送审

6学期答辩前1个月


7

论文答辩

6学期每年5月底前完成


注: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间隔不低于6个月,中期考核与预答辩间隔不低于6个月;

各环节不通过的学生,需延迟半年重新进行该环节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7、其他

本培养方案自2022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各学位授权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执行相同培养方案。

 

上一条:管理科学与工程(2022)培养方案

下一条:区域经济学(2022)培养方案